1. 首页 > 科普生活

隐翅虫为何被称为“会飞的硫酸”

端午节小长假临近,不少人打算去户外郊游或野营。随着天气渐热,蚊虫活动也更趋活跃,被叮咬后不仅痛痒难耐,一些蚊虫还可能导致传染病或严重感染。据媒体报道,近日,浙江一女子把隐翅虫当蚊子拍死差点毁容,引发关注。隐翅虫为什么这么厉害?不想“惹祸”上身怎么做?夏天哪些虫子容易出没?防虫实用手册来了!

一只隐翅虫。图/IC

隐翅虫进入活跃期,不少人曾中招

据央视网2024年5月12日消息,近日,湖南,一女子眼部落了一只隐翅虫,因为知道它的危险性便轻轻用手将它搓掉,没想到第二天依然中招,眼皮中间都腐烂了。

据广西疾控2023年11月4日消息,几天前,在南宁上学的小雷起床后感觉左侧腋下疼痛,发现长出一片片红斑。与此同时,宿舍里的几名同学也相继出现类似症状。大家一起到医院就诊,被确诊为隐翅虫皮炎。

据菏泽公安2023年9月19日消息, 近日,山东济宁,一女子发视频称自己碾死了一只隐翅虫,不小心把毒汁擦到了胳膊上引起皮炎,一周都没有痊愈。视频画面显示女子手臂上的伤口很长泛着青色,女子称这已经是发炎的第7天了。

据广州卫健委2023年6月5日消息,近日,湖北襄阳,一女士因一只虫子飞到眼睛旁边,顺手拍了一下,没想到左眼沾上了虫子的体液。随后,眼睛红肿疼痛并逐渐加重,伴流泪不适,视力下降。三天后,她到医院求助。经接诊医生检查,考虑为隐翅虫的毒液导致的炎症,急诊入院。接受治疗后,眼睛逐渐好转。据介绍,隐翅虫的液体沾入眼睛,就会引起结膜跟角膜的灼伤,若眼睑受伤后不及时治疗,可导致眼睑、角膜和结膜的损伤,严重的会失明。

被称为“会飞的硫酸”,隐翅虫为什么这么毒?

隐翅虫又被称为“青腰虫”,长得有点像蚂蚁,体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,鞘翅很短,腹部全裸,乍看像没有翅膀,故名“隐翅虫”。全世界约七万种,其中一类毒隐翅虫被称为“影子虫”、“会飞的硫酸”,可以导致人出现一种皮肤炎症,称为隐翅虫皮炎。

隐翅虫虫体各段均含毒素,虫腹末端有肛门,会分泌毒液。毒液的酸性值很大,pH值为1—2。

图/健康北京

pH值为1—2,是个什么概念?这已经属于强酸的范围了,和普通浓度盐酸的pH值差不多(1摩尔/升盐酸的pH值是1)。平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洁厕剂,pH值就是2左右。

隐翅虫一般不叮咬人,它爬过皮肤不会造成中毒,但是如果它受到惊吓,比如被你拍打,它就把毒液喷洒到你的皮肤上,诱发皮肤过敏反应。

据介绍,隐翅虫引发的皮炎多发生于气温高、湿度大、降雨量多、气压低的季节。患者接触到隐翅虫分泌物后,通常经历“烧灼感——皮肤发红、渐至紫红色——出现大小不等的灰白色脓疱——扩展成片或条状脓疱——疱破——结痂——愈后受损部位皮肤留下褐色斑痕”的病程变化。

隐翅虫一般出现在哪里?北京有吗?

夏秋季的雨后是隐翅虫活跃的时期,一般出现在潮湿的草地。隐翅虫有趋光性,夜间会向灯光处飞行。需要提醒大家的是,隐翅虫虽然在南方较多,但是北方的城市也会出现。

据介绍,在北京分布的毒隐翅虫主要为梭毒隐翅虫(也称黄足隐翅虫、青翅隐翅虫等)、塔毒隐翅虫2种,其中塔毒隐翅虫分布范围较窄,多在山野之中,最为常见的是梭毒隐翅虫。

毒隐翅虫在华北地区一年繁殖1-2代,以成虫在隐蔽处越冬。近年来,由于气候变暖,毒隐翅虫在北方分布范围逐渐扩大,因毒隐翅虫而受伤的案例逐年增加。一般6月份开始市民易被毒隐翅虫伤害,8~9月份达到高峰期,10月份以后逐渐减少;在连续高温干旱之后又逢秋雨连绵的年份,易暴发;在午夜作业的人群易受害,皮炎发生特点与隐翅虫的繁育特点相吻合。

组图/气象北京

遇到隐翅虫,不想“惹祸”上身怎么做?

遇到隐翅虫千万别用手拍打!可以这样做:

出现在家里:可以用胶带粘住它,或者用纸巾捉走扔掉,但不要触碰到毒液。

出现在身上:记住4个字,“吹弹可破”,像测肺活量般地吹气肯定能把它送走。再不行就使出“弹指神功”,趁其不备一击即中。

已经碰到毒液:接触到毒液的地方不要再去碰身体其他部位。用清水或碱性的肥皂水清洗皮肤后,及时就医,并向医生说明情况。

出现疑似症状:看医生!别自己乱涂药膏,也别用手去抓,以防继发感染。

不想被隐翅虫“盯上”,做好5件事

不要“摸黑”玩手机

要玩就开灯大大方方玩,但也要注意,灯光不要调太亮。

睡前检查

很多时候,隐翅虫早已经在床上帮你“暖”好了床,所以睡前要多检查,以免压到。

家里定期清扫

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,防止隐翅虫孳生。

家里装好纱窗、纱门

隐翅虫具有趋光性,当房间有灯光时,虫子会试图进入房间,而纱窗和纱门可以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。

外出穿好长袖

到公园、郊区、乡村这些地方,要穿好长袖长裤,还要随身携带驱蚊水、杀虫剂等。

警惕!夏天这些虫子容易出没

夏季毒虫活跃,人遭到叮咬易感染多种疾病,严重可危及生命。除隐翅虫外,还有许多毒虫也不可小觑。防虫手册及应对方法,转发周知!

组图/央视新闻

资料来源:新华社、央视网、央视新闻、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、气象北京、首都园林绿化、菏泽公安、广州日报、极目新闻、各地卫健委、各地疾控中心等

编辑 艾峥 校对 张彦君
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福禄百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79111873